[Thunderbolt 3 擴充計畫][第1彈] MBPR 內建 SSD 不夠的後悔藥,Plextor M9Pe NVME SSD 擴充又快又大的空間

最近 Apple 對問題非常多的 MacBook Pro Retina 2016 / 2017(詳見:[本站] MacBook Pro Retina 2016 15″ 鍵盤六修記錄)推出了 2018 更新款,電池不僅更大更持久,在 CPU (Core i9!)及 RAM 的大升級也令人非常有衝動去購買,當然最厲害的是,Apple 在這次 MBPR 的客制選項中推出了配置 4TB SSD 的選項,價格也直接飆破 10 萬台幣。


文章段落
1. 擴充硬碟的種類介紹
2. 外接傳輸的選擇
3. Plextor M9Pe 開箱,讀取速度海放傳統 HDD 及 SSD
4. 淘寶 Thunderbolt 3 M.2 NVMe 外接盒開箱
5. [教學-1] 解開 macOS NVMe 驅動限制
6. [教學-2] 將 BOOTCAMP 透過 WinToGo 安裝於外接硬碟上

▼ 雖然要價不斐,但 MacBook Pro 內建的這 SSD 可來頭不小,採用 NVMe PCIe 協定的 SSD,並且直接焊接在主機板上,增進讀寫效率,並客制外型減少體積,讀寫速度更海放其他家的筆電。(圖 / The SSD in Apple’s Updated MacBook Pro is in a Different League of its own, Blowing Away Dell and all others

▼ Macbook Pro 2016 中採用 SanDisk 64 GB NAND flash memory 以及 Apple 338S00199 SSD controller,但由於邪惡商法及筆電欲變更為輕薄設計的緣故,在 2016 年之後的 MBPR SSD 均不可更換,直接悍死在主機板上(圖/iFixit

使用者在選擇購買 MBPR 時,首選的考慮條件通常為價格因素,最後選擇的往往都是 128 GB 的 MacBook Air 或者 256 GB 的 MacBook Pro Retina。

▼ 然而 256 GB 真的夠用嗎?放些音樂影片照片,加上 macOS 系統佔用的 20 GB,甚至再裝個 Parallels 虛擬系統或者 Bootcamp 切割磁區(40~100 GB),硬碟就滿了。這時候的硬碟往往充滿了各式各樣肥大的資料,才開始後悔當初怎麼沒有客制更高的儲存空間容量 😥

這樣說起來,如果我們買了官網規格的 Mac,就沒有後悔藥可以更改 SSD 了嗎?

▼ 其實還可以透過外接硬碟來擴充空間,缺點是要額外多掛一個硬碟,大概有以下幾種選擇:

現今主流的外接儲存空間擴充方式大概有兩種:1. 透過 USB 或者 2. 透過 Thunderbolt 來外接,外接後的硬碟種類選擇也因速度及介面區分為很多種。

擴充硬碟的種類

▼ 我們再複習一下這張圖中的硬碟部分,圖中很多代號:PCIe、NVMe、SATA、M.2,使人混亂

硬碟傳輸介面介紹

首先,這些代號分成兩大類:
1. 物理傳輸介面及
2 .邏輯設備

1.物理傳輸介面標準(硬體介面:與電流、電壓、觸腳相關):SATA、PCIe、M.2

  • 傳統 SATA 介面中,一般進行數據傳輸行為時,數據會先從硬碟讀取到內存,再將數據傳至 CPU 去進行操作計算;CPU 計算數據後再丟給記憶體,記憶體再傳回給硬碟
  • 而 PCIe 的特色是直接透過匯流排與 CPU 進行溝通,對主機板較熟悉的讀者應該稍微瞭解匯流排的速度與構造,因為直接與 CPU 連接並溝通,傳輸速度及效率優於傳統方式許多,較常見的應用就是顯示卡插槽。
  • M.2 連接器中則包含了 PCI Express 3.0、Serial ATA (SATA) 3.0 和 USB 3.0,並依照你將 M.2 儲存裝置安裝作業系統的支援性及類型提供不同功能:Wi-Fi、藍牙、無線廣域網路和固態硬碟(SSD)。

2.邏輯設備標準(軟體、驅動程式):AHCI、NVMe

AHCI 一開始的設計是依照機械硬碟的特性(旋轉式碟片),在機械硬碟的構造上,在讀取資料時如果磁頭錯過了一個扇區,下一步得等碟片轉一圈回來才能找到下一次的訪問點,然而 SSD 不存在這個問題,因此用在 SSD 上會造成低效能問題。 因此在 SSD 技術日漸成熟後,業界也因應推出了新的 NVMe 協定以發揮 SSD 的潛能。

▼ 透過以上幾種傳輸介面排列組合可以得到這個表,分別有對應各時期的產品(以 Plextor 為例):

可以發現在遠古時代 SSD 還是透過 AHCI 及 SATA 接口時,速度瓶頸鎖在 600 MB/s 內,雖然比起傳統機械硬碟已經是 5 ~ 6 倍快了,但還是沒有完全發揮 SSD 的完整效能。離初代 Thunderbolts 1 的頻寬 1250 MB/s 也有不小的落差,因此除非是組 RAID 陣列硬碟,不然沒啥理由需要透過 Thunderbolts 外接 SSD。

然而技術是會進步的,從 SATA 搭配 AHCI 的一般 SSD(600 MB/s)到PCIe 搭配 AHCI 的 M6e(800 MB/s),直到最新最快,也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 M9Pe PCIe NVMe 架構 SSD,以 PCIe x4 介面通道搭配 NVMe 架構的全新設計可以提供 PCIe SSD 低延遲的特性,並搭配 CPU 及專屬平台晶片的,減少資料傳輸層級,來達到接近 3200 MB/s 的存取速度。

介紹完了硬碟部分,當然還有重要的傳輸協定部分

外接傳輸的選擇

我們提到了要外接硬碟可以透過的連接方式主要有透過 USB 或者透過 Thunderbolt 來外接:

2011 時,Intel 推出了欲取代 USB 的 Thunderbolt 傳輸介面,主打 10 Gbps (1250 MB/s)的傳輸速度,完勝當時的 USB 3.0。且 Thunderbolt 採用 PCIe 通道,並整合 CPU 平台並擁有專屬處理晶片負責傳輸,因此在傳輸效能、穩定度等都遠比 USB 好,但缺點是價格相對昂貴,市面上產品也較為稀少,也僅在 Apple Mac 系列上出現。

加上當年 SSD 還非常昂貴(128 GB 就需要 3~4k 台幣,但 128 GB 哪夠用呢?),採用的架構仍為 SATA 3 AHCI 協定,傳輸速度鎖在 500 MB/s 左右,無法完整發揮 Thunderbolt 的特色,因此市場上 Thunderbolt 的產品非常稀少,大多的外接盒產品也以 USB 3.0 外接為主。

然而隨著 Thunderbolt 在 2015 年翻新技術更新至 Thunderbolt 3 ,以正反可插的 USB Type-C 外觀搭配 40 Gbps (5000 MB/s)的傳輸速度上市,並隨 Intel 100 系列主機板與 Skylake 架構 CPU 搭載其技術。

▼ Apple 也跟著在 2016 年底在最新款的 MacBook Pro 上採用 Thunderbolt 3 技術,其他系列如 iMac 等後續機種也加入同規格(Apple 官方規格網頁)。 在 2018 年的今天,許多旗艦 Windows 筆電也跟上腳步隨附 Thunderbolt 3 連接孔了。

▼ 聽到這裡,聰明的讀者一定有想到 Thunderbolt 中採用的 PCIe x4 高速傳輸通道與 PCIe SSD 的關連性了!Thunderbolt 中採用 PCIe x4 高速傳輸通道,選擇一款支援 PCIe 的 SSD 更能有效利用它不斐的傳輸速度的特色。圖 / Anandtech

因此,除了 MacBook Pro Retina 主機板上悍死的 PCIe SSD,Apple 也憐憫使用者在 Mac 系列上搭載了 Thunderbolt 3 連接埠。所以我們便可以透過這強大的 Thunderbolt 3 介面,來擴充額外的儲存空間,並且傳輸的速度不會亞於內建的 SSD。

市面上有著許許多多種類的 SSD:AHCI + SATA、PCIe + NVMe、M.2 + NVMe,但剛剛提及了那麼多,如果要好好的發揮 SSD 的效能,選擇採用 PCIe 接口及 NVMe 驅動的 SSD 一定是最快速最佳的,那如何選擇才會是最划算的方案呢?

▼ 從 Apple 官網的產品客制選項中,我們透過:移除掉的原本容量 SSD 的價格 + 換上的 SSD 差價來計算出這個表,可以見到對於小容量的規格(128GB、256GB)來說,其實還是直接選擇官方配備會最為划算。

但如果你的需求需要客制到 1TB ~ 2TB,官方升級容量與直接買市面上僅有的幾款獨佔 Thunderbolt 3 一體式 SSD 外接盒所需的價格竟然與官方升級價格差不多,且現成外接盒的容量選擇並不多,如果要升級至 1~2TB SSD(跟一般硬碟一樣大了..)還是以自組會最為划算。

而我們今天要開箱的為在 macOS 上使用自組 Thunderbolt 3 外接盒搭配 Plextor 最新最快的 NVMe SSD:M9Pe

Plextor M9Pe 開箱,讀取速度海放傳統 HDD 及 SSD

▼今天要開箱的 SSD 有兩個型號,Plextort M9Pe M.2 2280 256 GB 及 1 TB, 整體是走一個電競 RGB 風格色彩的外包裝(?)的設計(考量到整體大小,RGB 發光潮潮的功能需要 M9Pe(Y) 也就是 PCIe 卡的版本才擁有)。從包裝正面可以直接看到 SSD 本體,並標示著採用 NVMe 架構及 SSD 最重要的特色五年保固(對於使用 SSD 來說,五年保固真的讓我安心不少..)!

▼ 背後可以看到官方提供的數據,高達 3200 MB/s 的存取速度及一些本體的大小尺寸規格。但平台相容性並未標識 macOS 相容:主要因為 NVMe 需要驅動(跟當年 Windows XP 使用 AHCI 一樣,需要額外安裝 AHCI 驅動)所以不如一般 SATA SSD 均可通用。

▼ 從外盒取出的是以塑膠外殼包覆防震素材的 SSD 本體,可以看見有散熱鰭片(上)的版本與裸體版(下)外觀上的不同

▼ 有散熱鰭片的版本以 Plextor 一直以來的紅黑專屬造型並帶有流線型凹槽的金屬片覆蓋於上方,摸起來冰冰涼涼感覺導熱效果不錯

▼ 而因為上方的為 1TB 版本,因此版子背面(每個 250 GB)也帶有 Flash 顆粒(下方 256 GB 的版本就僅需要在正面放兩個顆粒而已(每個 128 GB))

▼ Plextor M9Pe 採用的控制晶片是 Marvell (不是鋼鐵人那個 Marvel)的主控晶片,型號為 88ss1093;與主控晶片搭配的記憶體則是使用 NANYA 的 LPDDR3 512 MB 記憶體。如果當年(2011左右)有瞭解 SSD 的崛起與 Marvell 和 SF 主控晶片的大戰,一定能瞭解 Marvell 控制晶片的好與 Marvell 晶片和 macOS 的相配度!

▼ M9Pe 採用的顆粒是 Toshiba 的 3D NAND TLC Flash,以最新的 64 層 3D 堆疊技術來大幅提升記憶體顆粒的儲存容量,在這個 TLC 充斥的年代,目前市面上的產品很難找到 MLC 的顆粒了。(偷偷說:還在販售卻快停產的 M8Pe 還是 MLC 喔!害我自己都想買支來珍藏了)

而整體的大小規格為 M.2 2280,那這個數字究竟是什麼含意呢?

▼ 2280 這數字其實就是指外觀大小,寬 22 mm 長 80 mm,也是目前 M.2 SSD 的最大尺寸。從一個 AMAZON JP 賣的 M.2 外接盒的參考圖中可比較一般 SATA 大小外接盒與 M.2 的大小差異,採用 M.2 規格更有利於電腦小型輕薄化。 圖:[AMAZON JP] JUSTOP M.2 Convertor

▼ 而 M.2(NGFF)的腳位上在各個版本也有所不同,可以參考這張 AMAZON JP 上販賣專用外接盒的示意圖(圖 / [AMAZON JP] GLOTRENDS

▼ 現今的旗艦主機板因應普及化也開始搭載 M.2(PCIe)的插槽,對於老電腦來說,也可以透過 M9Pe(Y) PCIe 3.0 x4 的版本來轉接(畢竟即使在舊的主機板也會搭載 PCIe 擴充槽)

▼ 比起單純的 M.2 版本,M9Pe(Y) PCIe 3.0 x4 版本上方更多了電競風酷炫的 RGB LED 燈!

▼ M9Pe(Y) 也可以透過 Thunderbolt 3 轉 AKiTiO Node 系列提供的 PCIe 轉接。然而,透過 Thunderbolt 3 轉接 Akitio Node 轉出 PCIe 再轉接 M.2 來說是個可行的方案,但實在有點太大又太冗了….完全犧牲掉了 M.2 這種體積小巧的優勢;

直接買一個現有的一體 Thunderbolt 3 外接 SSD 來拆就有點太為昂貴,且也不一定可拆來置換。難道沒有更佳的解決方法了嗎?於是我上了什麼都有什麼都不奇怪的淘寶找尋可能性~

淘寶 Thunderbolt 3 M.2 NVMe 外接盒開箱

▼ 於是我發現了一家廠商:LT LINK视频专家 專門在製作這個獨佔商品(其他相似品幾乎均是這家做的,價格也以本店直營最為划算)

商品頁面:雷电3转SSD (支持M2 NVME接口 SSD) Thunderbolt 3 to SSD

▼ 一開始詢問該淘寶商家,原本販售的是一個比較不美觀以塑膠盒為外盒的 TB3 外接盒,裡面包覆著一張 PCB 板這樣…該種設計不夠好看也會造成散熱不佳,因此商家也很用心的推出了第二代的款式,以純黑搭配綠光的電競外觀嶄新推出!(好雷蛇啊XD)並且,出貨均會附上拆解工具及一條 Thunderbolt 3 傳輸線,這線市價要 1k 呢,有夠划算~~(還可以拿來幫電腦充電、傳輸資料等等等超多用途)

▼ 外接盒主要透過兩個螺絲鎖住,也會跟著出貨隨附工具。要安裝 SSD 則是需要將圖中兩個位置了螺絲取下,並按照方向掀開外接盒。

▼ 打開外接盒後可以看見內部的樣子,PCB 版還是特規形狀的,切割出一個 Thunderbolt 的預留空間,整體真的非常非常小巧,且零件都直接接觸金屬外殼,散熱部分想必沒有問題

▼ 而前方的針腳孔位便是預留給我們的主角 M9Pe M.2 SSD 的,外接盒也並支援市面上大多 M.2 NVMe SSD 呢!

▼ 中間帶有 4 個綠光 LED,接上電腦後要四個燈均亮才代表正常運作~

▼ 而如果我將 M9Pe 帶有散熱鰭片的版本裝進去,上蓋蓋上時會卡住 XD,因此需要將散熱鰭片拆下再安裝。

▼ 要將 M9Pe 的散熱鰭片拆下來其實不難,僅需要稍微施點力找對支解的方向就可以,但由於 Plextor 將保固貼紙貼在鰭片與 PCB 板的銜接處,因此如果拆下來就失去保固了QQ(覺得這點可以改進,畢竟沒有額外損傷到零件拆下來其實與裸裝版差不多)

▼ 我們將 Plextor M9Pe 以 45 度的方向插入外接盒(記得區分正反面不要硬插啊!)

▼ 接著將後方的固定螺絲鎖上,再覆蓋上原本的外接盒上蓋,便大功告成!

▼ 外接盒下方特意留的凹槽就是設計給 Thunderbolt 3,這樣不僅節省空間,Thunderbolt 3 的連接孔也多一層保護不會凹到,丟在包包也不容易發生折斷的情形,真的是不錯的設計。

▼ BUT!!!!當我滿懷開心的將 SSD 透過 Thunderbolt 3 M.2 NVMe 外接盒接上我的 MacBook Pro Retina 2016 後,卻什麼事也沒發生QQ

▼ 在 macOS 系統報告中是有抓到整個外接裝置及 NVMe 控制器的,但並未成功載入。

▼ 稍微研究了一下發現:由於規格及架構上的不同,Apple 原生 IONVMe 驅動僅支援自己的控制器及 Flash ,一般市面上的 NVMe SSD 或許會無法直接使用,Apple 會在 NVMe 的驅動中做一些檢查機制,當然,如果你幸運買到 LBA Size 為 512 大小的 NVMe SSD ,你就可以直接使用 macOS 原生驅動,如果不行,你可以繼續往下看以下教學:

[教學-1] 解開 macOS NVMe 驅動限制

IONVMeFamily Block Size patch

警告:要從事此教學步驟最好有一些基本知識及對應操作技巧,更改系統 Kext 是有機會造成硬體損毀、系統無法開機的風險,因此務必也先以 Time Machine 備份

  • 系統測試版本 macOS 10.13.5,10.12.x ~ 10.14 beta 1 似乎均通用

  • 適用 SSD:LBA Size 為 4k 的 SSD,相容性還是需要實際測試為準,本篇以 Plextor M9Pe、M8Pe 測試成功

    LBA Size 為 512 的 SSD 可以跳過這段

準備工具:

  • Hex Fiend

  • 終端機,及基本操作知識

  • IONVMeFamily.kext

  • 執行這些步驟前請先關閉 macOS 的 SIP(System Integrity Protection)
    開機 CMD+R 進去 Recovery Mode 開啟終端機輸入 csutril disable

▼ 首先,我們在 SLE 資料夾(Finder 中按 CMD + Shift + G 輸入:/System/Library/Extensions)中可以找到 IONVMeFamily.kext 的 NVMe 專屬驅動,第一個步驟一定是先備份!(然而可以發現,備份後的 owner 會改為使用者,因此如果要還原記得以 chown -R root:wheel IONVMeFamily.kext 的指令改回)

▼ 之後我透過神秘的方法找到了被檔掉的點,簡單來說,就是 Apple 在 NVMe 載入時有檢查 LBA 邏輯區塊位置格式的大小,然而一般市面上的 NVMe SSD 大概區分為 512 及 4k 兩種大小,很不幸地我拿到的 M9Pe 是 4k 因此在這個地方被檔掉了 QQ

▼ 透過剛剛神秘的研究我們得知可以得知要更改的 Hex 值:「8a 48 1a f6 c1 10」,我們的目的是要更改 IONVMeFamily.kext 底下的 /Contents/MacOS/IONVMeFamily 這個 Binary 由「8a 48 1a f6 c1 10」改成「8a 48 1a f6 c1 00」來繞過檢查機制

▼ 透過 Hex Fiend 這類的工具,我們開啟 /S/L/E 中的 IONVMeFamily.kext 中的 /Contents/MacOS/ 中的 IONVMeFamily Binary,以 Hex Fiend 開啟並搜尋我們剛剛得出的字串「8a 48 1a f6 c1 10」找到對應的位置

▼ 並利用 Find & Raplace 功能取代成「8a 48 1a f6 c1 00」,並存檔

▼ 更改完後還有另一重大步驟:更正 Binary 簽名。如果沒做這步驟,系統讀取時讀到 Kext 便會驗證失敗,如 NVMe 驅動會無法載入,你的整個內建 SSD 及系統也會載入失敗,便開不了機啦。

步驟1. 移除原有簽名:

步驟2. 重新簽名,我這裡是自己本身有 Apple 開發者帳號

步驟3. 移動至 /S/L/E 並對 IONVMeFamily.kext 修正權限屬性

▼ 如果是黑蘋果 Hackintosh 的使用者,直接打開 Clover Configurator 用 KextsToPatch 輸入對應的參數就解決了..(真方便)

▼ 成功更改 Kext 並重新開機後,系統報告便會成功顯示載入的 NVMe 裝置了!

▼ 於磁碟工具程式中也可以正常操作硬碟惹~~ 撒花( ̄▽ ̄)/‧★'*-.,_,.-*'“*-.,_☆

當然,接上 SSD 一定要來個測速,我們簡單用 Blackmagic Disk Speed Test 來測試發現:

▼ 外接 Thunderbolt 3 Plextor M9P NVMe SSD 速度 2200 MB/s(當然實際速度考量到現實原因會折損等)完全不亞於內建的 SSD (2000 MB/s 左右)啊,當年買 MacBook Pro Retina 很後悔沒有升級至 1TB,現在有了這個後悔藥,我出門只需要攜帶小小一根外接硬碟,便可以擴充容量並享受與內建一樣飛快的速度~

過去在 MBPR 內建 SSD 上裝無損音樂、電影、Lightroom RAW 檔資料庫、或者開個 Parallels 虛擬機重度使用後就不夠了,必需要倚賴一般 1T or 2T 傳統外接硬碟,但存取速度又慢慢的 QQ,現在透過這個方法,完美的解決了我的問題!

▼ 比較需要注意的點可能是溫度,因為材質散熱良好的關係,加上 NVMe 控制晶片、顆粒均會散發高熱,平常如果傳檔較大量操作的話,溫度甚至會到 50 度左右,摸起來會燙手(雖然比不上當年 MBP 的煎荷包蛋啦..XD)。如果考量到散熱的效率, PCIe 版本的 M9Pe(Y) 在散熱表現上更為良好,平均大約不到 40 度。

▼ 而實際應用當然免不了以傳檔測試了,我們將 Parallel 的 PVM 40 GB 映象檔對傳,大約需要 40 GB / 2200 MB/s 大概 20 多秒,比起傳統 SSD 的三分鐘節省了許多黃金時間,更別提傳統機械硬碟了

▼ 當然,單純傳檔的測試一定不夠可看,我們也透過 M9Pe(Y) 和 M9Pe(G) 都經過 Thunderbolt 3 來組成 RAID 0 進行速度測試(因為 AKiTiO Node Duo 是 PCIe 3.0 x2 版本,頻寬不夠猛(可見友站開箱),因此這張只是 RAID 0 的純示意圖)

▼ 在一片 M9Pe(G) 之下,我們測得的讀取速度大概 2300 MB/s 左右,大概就是比 MBPR 內建 SSD 快了一些

▼ 然而兩片就完全不同等級了… 這速度我之前只在 RAMDISK 看過….超級可怕的快

除此之外,SSD 只在 macOS 中使用是一定不夠的,大多人考慮外接 SSD 硬碟的另一個原因便是需要安裝 Windows(因為肥大),如果以 HDD 外接安裝 Windows 的話開機和操作速度應該會慢到想死…

▼ 我也直接將 Parallels 的映象檔直接放在外接 Thunderbolt 3 SSD 中,不僅節省內建硬碟上的空間,開機也有夠秒速,相比傳統 SSD 節省了一半的時間呢(關機也從 5 秒縮至 2 秒)

但由於 Apple 內建 Bootcamp 的限制,僅支援將 Bootcamp Windows 安裝在內建分割的硬碟磁區中,那外接 Thunderbolt SSD 豈不沒有作用了嗎?

[教學-2] 將 BOOTCAMP 透過 WinToGo 安裝於外接硬碟上

需知事項

  • 適用所有外接硬碟(HDD / SSD / NVMe SSD)
  • 於 MBPR 2016 macOS 10.13.5 & Windows 10 Pro 1803 測試

準備工具:

  • 一台 Mac + Boot Camp 輔助程式
  • 可以裝 WIndows 的虛擬系統,如:Parallels、VMWare、VirtualBox。或可以插 NVMe 或 Thunderbolt 的 Windows 系統
  • 要安裝的外接硬碟,本範例用 Thunderbolt 3 外接 NVMe SSD
  • WinToUSB 工具
  • Windows 10 ISO
  • 一套外接鍵盤滑鼠

▼ 首先,我們需要先透過要安裝的 Mac 的 Boot Camp 輔助程式來下載對應的支援驅動,可以打開 Boot Camp 輔助程式透過標題列下載就可,不需要一直按繼續按到底

▼ 下載時間需要耐心等候,並將檔案存至一個等等找得到的資料夾

▼ 然後接下來在 Mac 上接上我們要「將 Windows 安裝至的外接硬碟 SSD 」上,並選擇「硬碟」(而非磁區)將其以 GUID 配置及 macOS HFS 擴充格式完整清除格式化(這樣才會成功建立 EFI 開機磁區),如果介面與我的稍微不同的人,可以選擇左上的顯示方式→顯示所有裝置

▼ 格式化之後,將你的硬碟連接上 Windows 虛擬機或實體機(任何可以連接你的外接硬碟的系統均可,只要方便就好),並對開始按右鍵,開啟磁碟管理

▼ 並找尋我們接入的那顆外接硬碟,我是從容量區分,可以看到 256GB 的那顆,按照剛剛步驟會分割出 EFI 磁區及一個主要磁區。

▼ 我們先將主要磁區刪除,因為格式是 HFS,Windows 並不能使用

▼ 並對所有未配置空間新增新的磁區

▼ 檔案系統選擇 NTFS,並將名稱命名為 Boot Camp

▼ 接下來,我們要透過 WinToUSB 這套工具將 Windows 10 從安裝光碟轉換成可開機磁碟,省去安裝步驟(因為 MBPR 新款在正常狀況下要透過 USB 安裝至外接硬碟是不太可能)

安裝時也可以順便下載 Windows 10 ISO

▼ 安裝完 WinToUSB 後,以軟體開啟剛剛下載的 Win 10 ISO,並選擇要安裝的版本

▼ 選擇下一步後,會看到軟體叫我們選擇 EFI 開機磁區及開機磁碟,分別按照上下這樣選

▼ 並等候一段漫長的安裝時間…

▼ 完成後,從虛擬系統卸除你的外接硬碟,在 Mac 上應該能看到 Boot Camp 磁區,這時把你開始步驟下載的 Boot Camp 驅動程式丟進去

▼ 在 Mac 開機時按住 Option 便可以成功開機了!但….此刻有個很大的問題,進入 Windows 初始安裝選單時,由於還未安裝驅動,因此觸碰版及鍵盤均無法作用。這時一開始叫大家準備的鍵盤滑鼠組便可以發揮作用!

▼ 最後一個步驟就是安裝剛剛下載的 Boot Camp 驅動,安裝完之後 Wifi、鍵盤、觸碰版才會正常作用喔!

在經過測試和應用之後,Plextor M9Pe 搭配 Thunderbolt 3 外接盒真的是提供了一個方便小巧又快速的額外擴充空間選擇,出門攜帶僅需要帶一個比筆袋更小的外接盒,傳輸線還可以頂替充電線,雖然價格不斐,但是對於專業工作者,或者還在後悔當初 MBPR 沒升級 SSD 的人,是個非常好的選擇!


為了讓大家了解 Apple 及 Intel 推行的最新擴充連接埠 Thunderbolt 3 ,使讀者能進一步了解 Thunderbolt 3 可以擴充的方式,及其多元的周邊,因此產生了這系列的文章與這個主題

而此篇文章是談 Thunderbolt 3 於 SSD 擴充上的應用,也歡迎至以下其他系列連結前往閱讀喔!
[第2彈] 10GbE 網路 (上) – Mac 上 10GbE 的擴充選擇(即將發佈)
[第1彈] MBPR 內建 SSD 不夠的後悔藥,Plextor M9Pe NVME SSD 擴充又快又大的空間

20 Comments

  1. 感謝大大的文章說明,可以跟您請教一下有透過Thunderbolt 3的方式進行Time Machine備份過嗎?效果如何呢?
    正在考慮要不要使用這樣的方式來進行備份~感謝回覆

    1. SSD寸土寸金,這樣用很像有點浪費,應該會卡在 Time Machine indexing過程,所以比較沒有用到 TB3 的需求

  2. 請問將應用程式如anaconda,android studio等應用程式裝在外接硬碟時,當要退出裝置會發生有程式還在運行無法退出,是否可以透過電腦關機後拔出硬碟,開機前插回解決。如果可以不小心在開機前忘記插上硬碟,是否會損壞硬碟無法讀取?謝謝

    1. 裝置還在運行有可能是那些程式有背景運行的程序,所以一般程式關閉還是有可能有程序在背後運行,導致你退不掉硬碟
      忘記插上的話應該就單純不能執行而已

  3. 我想請問我沒有開發者帳號 我已經進行到要簽名這個部分? 是否一定要有開發者帳號才能修改? 謝謝

    1. 你可以先試試看略過這步?我測試的時候是按照自己理解覺得需要簽名,或許實際不用?如果開機進不了的話那就是要(但記得要做 touch 那一步驟)

  4. 想請問一下,最近因為空間問題想購入一顆 500GB的SSD,是否有可能切很多分區,如80給bootcamp使用,剩餘的容量格式化成APFS或是HFS格式使用?

  5. 您好,請教一下您有試過這種方式在10.14.2 以上可以成功嗎??今天照著您的步驟做完了,權限跟codesign也都完成,但還是開不了機

      1. 請問除了Kingston A1000 還有比256GB更高容量且不用更改系統的推薦嗎?

  6. 請問那個產品有一起附帶外接盒嗎?
    因為我在PCHOME沒看到他有附送外接盒說
    還是可以在哪裡購買

    想說大大都測試了
    直接上相同的東西比較沒問題

    1. 喔~我是白癡
      頁面滑太快,外接盒是另一個主題了
      沒看到,不好意思

      1. 哈,不會,別介意。
        不過現在如果是 SSD 的話比較推薦 WD 或者 Segate Firecuda NVMe SSD 支援原生相容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