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nderbolt 3 擴充計畫][第2彈] 10GbE 網路 (下) – 以半台 iPhone X 的價格搭建家用 10 Gbe 網路

Apple 在 iMac Pro 上提供了非常健全的功能(官方規格頁面):5K 螢幕、802.11ac Wi-Fi 無線網路、10GbE 網路、4 埠 USB 3.1 Gen 2 Type A 連接孔並搭載 4 埠最高可達 40 Gbps 的 Thunderbolt 3。
為了讓大家了解 Apple 及 Intel 推行的最新擴充連接埠 – Thunderbolt 3 ,使讀者能進一步了解 Thunderbolt 3 可以擴充的方式,及其多元的周邊,因此產生了這系列的文章與這個主題

此篇文章是接續 [Thunderbolt 3 擴充計畫][第2彈] 談 10 GbE 網路的擴充及應用,如果還未了解第二彈上集-macOS 上的 10GbE 可行方案的人,歡迎前往以下連結閱讀喔!

文章段落

本篇文章包含太多重點,因此有點過長,可以選擇自己有興趣的段落閱讀:

  1. 網路環境中必備設備
  2. 推薦購買攻略
  3. 實際搭建 10 GbE 網路環境
  4. 入門級交換器 CP 神高好選擇:Netgear GS110MX 開箱
  5. [測試] 傳檔
  6. [測試] iPerf 3 專業測試
  7. [應用] 解決 Lightroom RAW 檔肥大的問題

本文開始

Apple 在 iMac Pro 上提供了非常健全的功能(官方規格頁面):5K 螢幕、802.11ac Wi-Fi 無線網路、10GbE 網路、4 埠 USB 3.1 Gen 2 Type A 連接孔並搭載 4 埠最高可達 40 Gbps 的 Thunderbolt 3。

搭載的每個規格都是當今(2018)市面上最快最先進的技術,由此可以見到 Apple 對專業級工作者專業需求的考量,以及欲擴展這些新世代規格的野心。那對於一般消費者而言,為什麼我們會需要這些設備呢?

一直以來,先進的技術往往都是先應用於企業或商業領域,後來隨著時間量產並普及,才普遍到消費級市場,而 10 GbE 網路也不例外。於 2006 年,10 GbE 才於商用應用中採用。

加上近幾年來,雲端應用大眾化、資訊量的爆炸,出門在外人手一機並都能上網,有時突然想要取得一個工作用的資料,卻放在家中關機的電腦裡,是有點那麼不方便。有了這個需求,加上備份資料的用途,造就了 NAS 個人雲端空間的興起。

個人用戶使用 NAS 來做為家庭中的媒體儲存;公司、個人工作室也在工作上以 NAS 作為公用網路空間,並搭配視訊、VoIP、監控設備等不小頻寬的需求。隨著資料量急速成長,資料大小從 GB 成長到 TB,不僅對儲存空間的要求增加了,對於傳輸速度的需求也日漸趨高,為了確保企業網路效能來增進工作效率,也開始有了對於 10 GbE 網路傳輸速度的需求。

當然,對於現有 Mac 系列用戶、或者不是 iMac Pro 的用戶來說,我們在前一篇文章中也介紹了 Mac 上可以實現的 10 GbE 外接方案,透過 Thunderbolt,或者特定控制晶片的網卡便能搭建一個高速傳輸的連接埠,然而市面上產品眾多,10 GbE 產品品牌與一般網通產品大相徑庭,難道沒有個攻略或者方案可以提供新手或個人家用的使用者嗎?

我們再來複習一下什麼是 10 GbE 的 GbE 單位:10 GbE 全稱為 10 Gigabit Ethernet ,而 Gigabit 這種網路速度傳輸的單位主要區分為兩種:bits 及 Bytes:

bits(位元):

電腦基本的儲存及傳輸單位由 0 及 1 構成,佔了一個 bit / 「位元」的大小,也以 bit 或「b」表示。

Bytes(位元組):

而常見的 KB、MB、GB 則是以 Bytes 為單位,Bytes 為一個「位元組」(多了「組」),8 bits 為 1 Byte,以「B」表示。常見的 GB、MB、KB 都是 Byte 位元組為單位。

因此例如中華電信光世代 100M 其實是 100 Mbits,由 100 Mbits 位元速率換算成位元組速率也就是 100Mb/s 除以 8 等於 12.5 MB/s,如果光世代下載一個 1GB(1024 MB) 大小的檔案的話,需時 1024 / 12.5 ,約 82 秒。

註:關於傳輸單位中,GB、MB、KB 的換算:在傳輸速度中,GB 換算 MB 是以 10^3 進位來換算,因此 1GB = 1000 MB(而對於儲存單位則是以 2^10 = 1024 來換算)。

網路環境中必備設備

▼ 以一般家用環境來說,組建一個完整的家用網路環境還需要什麼設備呢?

隨著現在 3C 產品種類越來越多,只使用從中華電信數據機分享出來的一到四組有線 IP 一定是不夠用的,因此需要透過一些基本的網通設備來建構家中的區域網路,甚至共享 Wifi 無線功能,而這些必備的網通設備大概是:交換器、路由器、客戶端 3C 裝置上的網卡及裝置間的網路線。

1. 交換器 Switch

▲ 這裡的 Switch 是網通產品中的交換器,不是 Nintendo 的那個 Switch..。

在介紹 Switch 交換器之前,先介紹另一個網路設備:Hub 集線器,運作其實原理跟 USB Hub 很像;Hub 在使用上只需要通電然後接網路線就可以使用了。但是因為 Hub 本身廣播及半雙工的特性,連接的子裝置是共享 Hub 的來源頻寬,意思是來源為 100 Mb 頻寬的網路的話,這 100 Mb 的資料傳輸會傳給每一台電腦,但只有目標電腦接收,其他裝置將接收到的封包丟棄。

在實際例子中就會造成:如果 Hub 下的 A 裝置在當下佔用了 60 Mbps 的頻寬,那其他裝置僅會剩下 40 Mbps 可用。

▲ 然而 Switch 就厲害多了!Switch 的特性為每一個網路埠均為全雙工,且進來的封包是獨立的,因為不會共享頻寬,所以 Switch 上標的速度規格就是指每一埠最快的上限!

一般家庭中使用的簡易的家用 Router 路由器均帶有 Switch 功能,在一般情況都是較特殊的需求才會需要配備 Switch,例如我們今天要介紹的搭建 10 GbE 家用網路環境。

2. 路由器 Router

剛剛所提到的 Switch,是沒有內建 IP 分配功能的(IP 分配也就是常聽到的 DHCP (動態主機設定協定,以一台 DHCP 伺服器來管理網路參數,如 IP 的分配))因此僅透過 Switch 是無法分配 IP 給連接的子裝置的,需要搭配路由器才能。

因為這個特性,在我們等等要介紹的方案中,還是需要一台 Router 來做區域網路中的子裝置 IP 分配,但由於市面上 10 GbE Router 非常稀有(如 Netgear R9000 是我所唯一知道的一台)即使有也應該是企業級天價,並且透過 Switch 來分配頻寬效果較佳,因此就選擇原本家裡有的一般路由器來搭配使用即可。

3. 客戶端瀏覽裝置:有線 / 無線網卡

在現今的 3C 設備中,如 iPhone、Mac、PC 在主機板均搭載了支援 100 Mbps 到 1 GbE 的有線 / 無線網卡晶片,搭配上 OS 系統內建的通用網卡驅動(以 Intel、Realtek、Atheros 為主流)便可以直接輕鬆簡單的上網,但 1 GbE 網路大約多快呢?1000 Mbps 約 125 MB/s,大約僅是普通差一點的機械硬碟的速度,連 USB 3.0 的速度都不到。

有了升級 10 GbE 的理由,然而如果要使用到 10 GbE 如此高速的頻寬,在無線傳輸方面,以現今最快的 5 GhZ Wifi AC3200 的規格下也僅能達到 1300 Mbps 傳輸速度,距離萬兆網路 10 GbE 還差的遠呢,在 10 GbE 的規劃上就先不將無線方案納入考慮。

在有線部分,我們也在上一篇介紹了一些 10 GbE 網卡,如 Intel x540 系列、QNAP 的 10 GbE 網卡或者是透過 Thunderbolt 3 的 10G 設備、PCIe Box 等來串接都是個可行方法,但因為 10 GbE 目前剛登場在消費級市場,並不普及,目前市面上搭載 10 GbE 網路孔的主機板非常稀有(X299 企業級伺服器 CPU 用主機板才搭載 ) ,目前可行的方法均是另外安裝支援 10GbE 的網卡。

4. 網路線

4-1. 網路線材

集齊網路環境中需要的所有網通裝置之後,更不可少的就是裝置間的網路傳輸線。因為規格上標示不明顯,一般在採購上往往都會將網路線的規格及長度忽略,然而這往往是影響傳輸速度的一大關鍵,以下是現今還在普遍使用的幾種規格:

▲ 網路線依照規格主要區分為這幾類 圖 / Difference between Cat5e, Cat6, and Cat7 cable

  • CAT-5:較為舊式的規格,提供 10Mbps、100Mbps 兩種頻寬,如果長度很短速率可以到 100 Mbps,但效果不佳。
  • CAT-5E:CAT-5e 是 CAT-5 的改進版,設計支援 1 Gbps 網路頻寬。
  • CAT-6:是 CAT-5E 改良後的下一版,降低信號干擾的效果更好,傳輸頻率為 250 Mhz,在某些情況下傳輸速率甚至可以達到 10 Gbps 的速度。
  • CAT-6A:CAT-6 增強雙絞線的傳輸能力版本,傳輸頻率提升至 500 Mhz,支援 100 公尺的 10 Gbps 網路傳輸。
  • CAT 7:目前未被 TIA/EIA 承認因此還未定案,大多都是廠商噱頭(?)。傳輸頻寬可達 600MHz,是 CAT-5e 的 6 倍、CAT-6 的 2.4 倍。甚至在理想的實驗室環境下,有測試達到 15 公尺內 100 Gbps 傳輸速度的超佳表現。

看了這些規格,在網路線上的選擇其實可以分成兩種使用情況:

  1. 家用區域網路為 100 Mbps 或 1 Gbps,也是較常見的情況:

    可以選擇購買 CAT-5E 或 CAT-6 的網路線,一般市售的均是這種規格,價位落於新台幣 50 ~ 200 間,非常便宜。

  2. 欲升級 10 GbE 區域網路,如工作室、公司、家用 NAS:

    因為考量到傳輸長度,速度及瓶頸,因此建議購買 CAT-6 或 CAT-6A 以上,價格落於新台幣 200 ~ 500 不等, 如果傳輸距離拉長,購買 CAT-6A 會更適合。

4-2. 網路線的兩種傳輸介質類型:RJ45 銅線及 SFP 光纖模組

剛剛所提到的一般常見的網路線均是銅線構成,接頭也稱為 RJ45 接口;然而於企業級應用或者資料中心還有種透過光傳遞網路的光纖模組網路線,稱做 SFP 線材。SFP 小封裝熱插拔收發器(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 transceiver),是一種小型的光學收發器。

RJ45 和 SFP 的傳輸性能基本上差不多,但是因為光模組的元件價格偏高,因此以 SFP 來佈線成本上會較為昂貴。SFP 是採模組化設計,因此佈線方便彈性更高,也可以支援 RJ45 連接埠的模塊。並且,SFP 大多是以光傳輸(當然短距離還是有低成本的 DAC 銅線線材),因此傳輸距離比電傳輸的 RJ45 銅線來的遠,如果不考慮價格,在實際應用中,SFP 的可擴充及彈性都比 RJ45 銅線來的好。

推薦購買攻略

因此,透過上面的解說我們可以大致瞭解:想要打造一個完整的 10 GbE 網路環境,達到高速 10 GbE 的頻寬需要具備:

  • 最簡單的 Router 路由器:用來分配 IP
  • 支援 10 GbE 的交換器
  • 裝置上均需要 10 GbE 網卡:在一個區域網路內如果要進行資料傳輸,你最少需要兩個裝置,也就是兩張以上的網卡
  • 支援 10 GbE 頻寬的網路線

在一般家⽤ 10GbE 網路環境搭建中最⼤的花費會著落於 10GbE 網卡 (單張約 400 ~ 500 USD 以上) 及 10GbE Switch 交換器 (截至目前 2018 年,Intel 第 9 代主機板(包含之前)均搭載傳輸能力 1 GbE 以下的網路孔,⽽⽀援 10 GbE 的網卡在目前市場上⼤多以企業級使用為主,萬元以上)

▼ 如果是以一般企業用規格來建置,所需花費會破六萬元,大多成本集中於 Switch、昂貴的線材及網卡,當然價格高昂也有他的好處,穩定、傳輸品質這些遠非消費級產品可以比的。

但以六萬元的成本而言,對於一般使用者太過昂貴,就沒有更便宜更划算的購買選擇了嗎?

,在本篇文章中將介紹一個 CP 值很高,僅有半台 iPhone X 價格的家用 10 GbE 環境搭建購買攻略(當然這帶有一點話術,前提條件是你要先準備好你的電腦端和可擴充的 NAS XD)

▼ 在調查了市面上的 10 GbE 產品,加上隨著 Apple iMac Pro 推出,及 Aquantia 致力於推動 10 GbE 進入消費級市場及 AQC 晶片的普及,市面上也開始出現一些價格平易近人的產品了,我也針對不同平台的使用者整理出了以下的方案(幣值:新台幣,整理於 2018 / 08):

一開始在尋找搭建組合時發現最大的花費是在交換器及網卡上,經過一番研究後找到了 Netgear 於 2017 發表了支援 10 GbE 連線速度的入門級 GS110 系列交換器,雖然僅有 2 埠支援 10 GbE 網路,但對於一般家用使用者來說非常充足了。

交換器

▼ 一開始我研究時 GS110 系列未在台灣上市,產品無人代理,也沒有⼀般購買管道,因此便去 Amazon US 查詢,發現定價非常漂亮。GS110 系列定為個⼈家⽤ 10GbE 入⾨級產品,價位不⾼且非常適合擁有 NAS 的⼈買來擴充。在計算之下購買整體設備能以⼀萬五千元搞定,也就是半台 iPhone 的價格 !

驚喜的是在今年 Netgear 2018 台灣發表會(參考:[MacUknow] NETGEAR 2018 新春發表會),瀚錸科技代理了 GS110 及 XS505M 系列,如此一來在台灣既有購買管道,價格也僅比水貨購入高出 1K 左右,並且享有整整 5 年保固!!這樣當然多加點預算直接購買台灣公司貨啦!!(於是,這樣我們的預算還剩大約 6K 可以來購買兩張 10 GbE 網卡)

▼ 當然如果你想要擴充性更高的交換器,價位偏高一點的 XS505M 也是個不錯的選擇。XS505M 不僅四個連接埠全是 10 GbE 規格,還提供了一埠 SFP 的連接孔可以光電混用,這規格除非是在企業級機種以光電模組來組合,不然於一般市面上很難見到相同規格的機子(相關開箱文)!不過我們的計畫是預算先決,就先不列入考慮。

網卡

因為 Switch 佔了 15K 預算中一半的成本,所以目前網卡的預算上僅剩 6K 可以使用。於是我想到了很久以前看到一篇神秘的文章: [PCDIY!] 英特爾Intel 10GbE網路卡X540T2,淘寶網水貨價格殺很大!

簡單來說洋垃圾就是從國外企業或資料運算中心固定週期後汰換下來的一些企業級零組件,因為是企業級用料,本身原始價格昂貴,品質穩定,因此汰換品依舊可以運作,也因為汰換下來的關係價格相對低廉,有些廠商會去收購這些零件加以轉賣,以淘寶為大宗。

我真的試著去淘寶找了 Intel x540 ,還真的找到一些 x540 的洋垃圾!價格約 599 RMB 換算大約 2600 TWD,以我們還有 6~7K 的預算來說,買個兩張綽綽有餘!

註:於一年多前我有找過一次 x540,當時價格較低,近期淘寶上有數量越來越少並漲價的趨勢,有興趣的人需要趁早認真搜索一下

▼ 這張神卡不僅支援 Windows / Linux / macOS(small-tree)還能在各大主流 NAS 上相容呢 ,不愧我大 Intel!比起原廠貴貴的 10 G 網卡,想省錢的人可以想辦法弄到這張卡 ~

當然,洋垃圾的缺點就是沒保固,品質不穩定等,如果對於這些有顧慮的人,其實還有個不錯的 選擇 ▼

2017 年可以真說的是 10G 元年,Aquantia(也就是 AQC 晶片的廠商)推出了相關的控制晶片及網卡並積極推廣 IEEE 802.3bz (可以參考:[TechNews] IEEE 802.3bz 規範正式頒布 )乙太網路規範,帶動消費級產品從主流的 1Gbps 升級至 2.5Gbps、5Gbps 甚至 10 Gbps 的世代邁進。而 QNAP 也尬廣跟上採用了他們家的晶片推出了 QXG-10G1T10 GbE 有線網卡,不僅支援他們自家 NAS 產品、也支援 Windows、Linux 系統,甚至在上一篇文章我們也測試出可以於 macOS 無痛直上的相容性,並且重點:價位平易近人!

有需要,或者 Windows PC 使用者也可以考慮這個選擇。

▼ 找齊了這些配備,我們來算一下需要多少預算,按照預算主要分類為三種情況:

  • 情況1. Mac 系列使用者,無 PCIe 插槽可以擴充(ex. MBPR、iMac 系列)

  • 情況2. Mac 系列使用者,有 PCIe 插槽(ex. Mac Pro 2006~2012)或原本擁有 Thunderbolt PCIe Box(ex. Akitio Node 系列)的玩家

  • 情況3. Windows PC 使用者

在我們欲搭建的網路環境中,我們的先假設是一台 Mac or PC 傳送資料至一台 QNAP 的 NAS 機種好了

裡面花費最高的情況應該是 情況 1. Mac 系列使用者,無 PCIe 插槽可以擴充

▼ 因為對於 Mac 使用者來說,目前主流機種均沒有直接能擴充的 PCIe 插槽;只能透過購買額外的轉接 Thunderbolt PCIe Box 來達成這個目的,因此會多一些成本(PCIe Box 大約 9K,網卡 3K,共約 12K。然而這樣太貴了)。

▼ 因此對於這點,AKiTiO 也幫我們想好了,雷霆3 10G 乙太網路轉換器 可以簡單解決相容及擴充問題

情況2. Mac 系列使用者,有 PCIe 插槽(如 Mac Pro 2006~2012)或 PCIe Box(如 Akitio Node 系列)

如果你已經有了 AKiTiO Node 系列,或者你恰好有上古神器 Mac Pro(帶有 PCIe 插槽),你所需的話費就是跟 Windows PC 使用者一樣購買一張 PCIe 網卡即可,也列了一些相關文章可以參考:

當然對於 情況3. Windows PC 使用者 你可以直接購買 QNAP 的 QXG-10G1T 網卡插在你的主機板上,就這麼簡單!統整完這些花費,能以 14K 的價格能打造一個簡單完整的 10 G 網路環境,聽的我都好心動了!

實際搭建 10 GbE 網路環境

入門級交換器 CP 神高好選擇:Netgear GS110MX 開箱

當然不只是說說怎麼買,我們也來實際開箱在剛剛推薦的方案中不可或缺的角色:Netgear GS110MX 10埠無網管 10G 交換器

▼ Netgear 於今年年初 2018 發表會(參考:[MacUknow] NETGEAR 2018 新春發表會)在台灣推出了小型 10G 交換器 GS110 系列及 XS505M,功能涵蓋常見的 100 Mbps、1GbE 與 10 GbE (圖 / Netgear)

  • 代理商:Netgear 瀚錸科技

  • 建議售價:8,610元(含稅)

  • 機箱尺寸:桌上型,236 x 102 x 27 mm,740g
  • 網路埠:2 個 10 GbE 埠(RJ-45)、6 個 1 GbE埠(RJ-45)
  • 提供 100Mbps、1G、2.5G、5G、10G
  • 總頻寬:56 Gbps
  • 最大耗電量:13.2 瓦

▼ GS110MX 的外觀很簡單,承襲著 GS 系列一貫的配色,採用灰黑金屬機身增添質感,以代表色藍底在正面露出本身擁有的 10 個網路埠,金屬機身的設計也增添了散熱效率。

▼ 一開始剛拿到 GS110MX 的時候被震驚了一下,原本看產品頁面以為很大一台,結果只有 18 隻 Lego 白兵這麼的迷你(奇怪的測量法)

▼ 如果對於白兵大小沒概念,我也拿出一般家用路由器及 iPhone X 來比較,大概僅有 1.5 台 iPhone X 大小,這樣迷你的外觀可以隨意擺放在原本路由器的空間下,因為本身四四方方,要在上面堆疊東西也是很方便。除此之外, GS110MX 還設計可以裝上機架呢!

▼ 正面總共有 10 埠 Rj45 網路孔,左邊八個為一般 1 GbE 的網路孔,而右邊獨立的兩埠是 10 GbE,以一般個人或家用來說是非常充足,可以讓你一邊接來源電腦,一邊接目的儲存空間,如 NAS 等。並且正面帶有方便的指示燈圖示,可以藉由燈號判斷出你現在插入的網路線的傳輸頻寬是如何,支援 100 Mbps、1、2.5、5、10 GbE。

▼ 後方的設計僅有一埠電源輸入孔及散熱孔位,可以見到官方對於散熱的重視,畢竟 10 GbE 傳輸發熱量蠻大的。電源供應器本身也是很迷你,不太佔空間。

▼ 而本身金屬材質的銜接處也透過設計隱藏在底座,可見對於產品設計細節的用心~

▼ 我們也按照我們的方案去打造一個簡單的 10 GbE 家用網路環境:

準備的有:

  • 網路線:群加 CAT 7 NTD$200
  • 發送端裝置:MacBook Pro Retina 2016
  • 接收端裝置:QNAP TVS-951X(內建 10GbE 網路孔),如果是未內建 10 GbE 網路孔的,可以考慮 Intel x540 萬用網卡或原廠網卡(較貴),如 QXG-10G1T 就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價位約 NTD$3000
  • 發送端 10 GbE 網卡:AKiTiO TB3 10G 乙太網路轉換器 NTD$9800

以及最重要的

  • 交換器:Netgear GS110MX 搭配一個簡單的路由器 NTD$8610

這樣總共的話費 200+9800+8610+3000 = 21610 ,因為在 Mac 10 GbE 部分花了多一點,所以大概是半台 iPhone X ($41500)256 GB 的價格,剛好剛好

NAS 端 

我們先來看,現今 NAS 上的 10 GbE 方案主要有兩種:

  1. 內建 10 GbE 網路孔
  2. 搭載 PCIe 擴充槽

▼ 我們在此次搭建中採用的是搭載內建 10 GbE 網路孔的 TVS-951X 機種,從正面可以看到不僅是 Intel based CPU,還有 9 槽可以支援非常多的擴充

▼ 然而,原本以為 TVS-951X 看起來很大,實際見到後其實與一般 NAS 的大小相當,額外的 4 Bay 2.5″ 擴充槽以巧思設計在下方橫擺四槽。

▼ 當然,搭載的 Intel CPU 具備強大的虛擬化技術,並可以支援我們欲測試的 Docker 套件等

▼ 而背後也可以見到我們要測試的重點:一埠 10 GbE 網路孔,對於家用使用者來說,一埠 10 GbE 已經非常足夠,當然也帶有另一埠一般網路孔來做備援。

而如果是對於已經擁有 NAS 的人,僅能看擁有的 NAS 有沒有擴充 PCIe 槽支援安裝網卡,如果有,原廠或 Intel x540 是個好選擇,我們之後也會規劃文章介紹低價的 10 GbE NAS 方案,敬請期待

在有 PCIe 擴充槽的機種上,我們也將 Intel x540 安裝至 NAS,不用安裝任何驅動,在控制台的網路介面便可以成功啟用並多一個 10 GbE 的網路孔

電腦端

▼ Mac 的部分也很簡單,將 AKiTiO 的 TB3 10G 乙太網路轉換器直接插上 Thunderbolt 3 連接口,成功後便會看到系統偏好設定→網路硬體部分出現了 10 G 雙工的訊息了!

當然,這些設備我們也透過網路線串接到 Netgear GS110MX 上,並透過這環境來進行一些簡單生活中會常用的測試~

[測試] 傳檔

▼ 首先網路傳輸應用最普遍的就是傳輸檔案,有次我在整理 NAS 上的檔案,要從 NAS-A 複製到 NAS-B,雖然檔案大小有點大(1T多),但透過這網速,也是無奈了..
礙於家中區域網路過去還是 100 Mbps (一般家用低階 Router 的乙太網路孔均為 100 Mbps)的規格,因此傳輸速度上,11.2 MB/s 是極限了,總時長要以天為單位的時間才複製的完..

▼ 在測試中,我們以約 50 GB 的檔案來測試比較,透過 100 Mbps 區域網路來傳輸約 50 GB 的檔案,整整需要花費兩個小時以上….好浪費人生啊…

▼ 而當我們以 10 GbE 網路來傳檔,事情就變的不一樣了!原本要花 2 個小時以上的時間傳輸的大檔,只需要 5 分鐘內就可以傳送完畢!

是不是可以省下很多時間來做其他事情呢!

[測試] iPerf 3 專業測試

當然,傳輸檔案會因為檔案類型、大小,區塊大小等等因素而有變化。例如單大檔會比較快,很多 4K 細碎小檔就超慢。因此,我們也來透過開源專門測速的 iPerf 3 軟體測試

▼ Mac 端的 iPerf 3 透過 Homebrew 就可以簡單安裝了,而 NAS 端則是需要以 Docker 或內建 Package(如 opkg)的套件安裝法來安裝,並以 -s 的指令開啟成 Server 端

▼ 受限於硬碟寫入速度、RAID 控制器、實際耗損等等大概僅有最快 5 Gbps 的表現,不過實際換算起來有 625 MB/s 的傳輸速度,這便讓我想到一個神奇的用法。

[應用] 解決 Lightroom RAW 檔肥大的問題

Adobe Lightroom 是一套經典的 Adobe 攝影軟體。以傳統暗室為基礎架構,提供數位影像的調校需求,並且整合圖庫功能提供檔案管理、輸出與預覽編輯,可說是專業攝影師工作上的好伙伴。但由於專業攝影所拍攝的檔案都是原始 RAW 檔,相比 JPEG 單張 300k ~ 2M 的大小,一張原始 RAW 檔的大小就可以達到 40 MB 到 100 MB了。

▼ 光是我工作用的 Lightroom 圖庫,就佔了 100 GB 左右的大小(還不包含旅遊攝影的大量照片),這些檔案如果都放在 MBPR 的 SSD 內,一定滿出來

因此透過剛剛 iPerf 表現出來有 750 Mb/s 的傳輸速度結果,便想如果直接將 Lightroom 的工作區放在 NAS 裡透過 10 GbE 來區網協作呢?

▼ 但由於 Lightroom 資料庫上的限制,是不能這樣做的。

▼ 然而我們還是可以將 RAW 放在 NAS 內(4 Bay RAID 6),資料庫放在本機電腦,將 RAW 連結到資料庫中。這樣不僅不佔容量、有額外備份,透過 10GbE 的傳輸,在修圖上也與使用內建硬碟使用經驗相同,甚至如果搭配上 RAID 0 等組成磁碟陣列反應還更快呢!

▼ 在編輯過程中,讀圖、調整原始檔數據、輸出等在 10 GbE 網路下都不會出現卡頓現象。

▼ 我也錄下了一連串的操作影片給大家參考:

▼ 同樣地我也測試了 Adobe Premiere 及 ScreenFlow 等簡易影片編輯軟體,在操作上非常順,僅在 Premiere 上輸入 5K 影片後,在編輯上有瞬間大量讀取的操作時會出現較慢載入,其餘步驟均非常流暢。影片輸出的速度也不亞於內建的硬碟速度,並且,我不需要擔心硬碟空間及安全性的問題了!

看到這邊是不是心癢癢的呢!如果有閒錢(少買一年 iPhone 就有了!)或者工作上有專業需求的人,蠻推薦將工作場所的區域網路升級至 10 GbE 網路環境,並採用這則攻略方法去購買的;隨著資訊量爆炸的時代來到,儲存設備以及傳輸設備也是到了升級的時間,趁著這波新技術興起更新一下自己的生財工具,不僅可以省錢,也能幫助你在工作上效率更高更為順利!

4 Comments

  1. 你好,謝謝你的分享,想請問一下根據你上一篇的文章,用黑蘋果會把卡刷成windows沒辨識的樣子,不知道asus那張是不是就沒問題呢?
    因為我走的是黑蘋果+win10雙系統,想知道怎樣才可以兩個系統10G都吃的到的方案。

    1. 這樣的話比較建議用 Intel 的 x540 系列網卡喔,ASUS 我沒測過就不清楚了

  2. 請問我看到NAS有備援網路孔,
    一台電腦的情況下,如果連外網的網路線接到NAS備援網路孔上,再用NAS10G網路孔接到電腦10G網路孔上;
    這樣子電腦是可以連到外網的嗎?(NAS直接充當交換器的角色)

    1. 如果沒有理解錯誤的話你指的 NAS 會連接兩條網路線 1 個 for 10G(無網路功能)
      1個for外網
      這樣是可以的喔!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