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全幅無反單眼戰國時代,Sony A7R3 M3、Nikon Z7 Z6、Canon EOS R 最完整比較表
這個 8、9 月真的很刺激,繼 Sony A7 無反系列一家獨大好幾年後,其他兩家傳統相機大廠:Nikon 和 Canon 也跟上 $ony 的腳步推出旗下的無反機種:Nikon Z7、Z6 及 Canon 的 EOS R,兩家的發表會一結束,引起攝影網友的熱烈討論。Nikon 的使用者一定在想新機的規格是否那麼有吸引力,並有無理由購置增加戰力;Canon 用戶終於有機會回歸本家不需要再靠轉接過活(?),而目前最具優勢的無反宗主 Sony 究竟會不會被這波無反潮的推出給威脅到?雖然各家帳面上的規格一家看起來比一家厲害,但各有利弊,沒有一個全面的規格表可以比較。
▼ 因此,透過查詢媒體搶先發表資料,各家官網、白皮書花了不少時間整理出這三大廠目前(2018)最新無反機種的最詳細規格比較表(PS. 還發現某些部落客都不講究真實數據亂填錯誤資訊,例如畫素亂填,對焦點、ISO 資訊根本是別台的等…)
表格更新日誌
- 0907 據網友資料更正錯誤
- 0910 加入評測文章連結
- 0927 加入 EOSR、Z7 價格
A7R3 | A7M3 | EOSR | Z7 | Z6 | |
---|---|---|---|---|---|
感光元件 | Exmor R 背照式 | Exmor R 背照式 | 全片幅 CMOS | 全片幅 背照式 CMOS | 全片幅 背照式 CMOS |
Bionz X (2017) | Bionz X (2017) | Digic 8 | EXPEED 6 | EXPEED 6 | |
畫素 | 42.4 MP | 24.2 MP | 30.3 MP | 45.7 MP | 24.5 MP |
鏡頭卡口 | Sony E | Sony E | Canon RF | Nikon Z | Nikon Z |
法蘭距 Flange Back | 18 mm | 18 mm | 20 mm | 16 mm | 16 mm |
接環內徑 | 46.1 mm | 46.1 mm | 54 mm | 55 mm | 55 mm |
對焦工作亮度 | -3~+20EV | -3~+20EV | -6(F1.2) ~ 18 EV | -3~+17EV | -4~+17EV |
AF 覆蓋區域 | 68% | 93% | 長100%、寬88% | 90% | 90% |
AF 對焦點 (視操作模式及應用情況不同) | 399 (相位) / 425 (對比) | 693 (相位) / 425 (對比) | 5655 (自選148) | 493 | 273 |
最高連拍速度 | 10 fps | 10 fps | 8 fps | 9 fps | 12 fps |
AF/AE 連拍 | 10 fps | 10 fps | AI SERVO 模式降到 5fps | 5 fps | 5.5 fps |
防手震 | 機身五軸 5.5 級防震 | 機身五軸 5 級防震 | 鏡頭防震 + 數位 | 機身五軸 5 級防震 | 機身五軸 5 級防震 |
原生 ISO | 100 ~ 51,200 | 100 ~ 51,200 | 100-40,000 | 64 ~ 25,600 | 100 ~ 51,200 |
可擴展 ISO | 50 ~ 102,400 | 50 ~ 204,800 | 50 ~ 102400 | 32 ~ 102,400 | 50 ~ 204,800 |
快門 | 1/8000 - 30 秒 | 1/8000 - 30 秒 | 1/8000 - 30 秒 | 1/8000 - 30 秒 | 1/8000 - 30 秒 |
EVF | 1.3cm / 368.6 萬點 Quad-VGA OLED | 1.3cm / 240 萬點 XGA OLED | 1.27cm / 369 萬 OLED | 1.27cm / 369 萬 OLED | 1.27cm / 369 萬 OLED |
EVF 放大率 | 0.78x | 0.78x | 0.76x | 0.8 | 0.8 |
120 fps | 60 fps | 60 fps | |||
LCD | 3吋144萬點 觸碰 | 3吋92萬點 觸碰 | 3.15 吋 210 萬點觸碰 | 3.2 吋 210 萬點觸碰 | 3.2 吋 210 萬點觸碰 |
LCD 可操作角度 | 上翻 140度、下翻 41度 | 上 140度 下41度 | 全角度可側翻 LCD | 上翻 90度、下翻45度 | 上翻 90度、下翻45度 |
閃燈同步 | 1/250 | 1/250 | 1/200 | 1/200 | 1/200 |
儲存媒體 | UHS-II + SD | UHS-II + SD | UHS-II | XQD 單槽 | XQD 單槽 |
4K 錄影規格 (流量 Mbps) | 4K 30P 100M | 4K 30P 100M | 1.8x 裁切 4K 30P 480M | 4K 30P 144 Mbps | 4K 30P 144 M |
電池續航 | 650 張 (LCD) 530 張 (EVF) | 710 張 (LCD) 610 張 (EVF) | 370 張 | 330張 | 310張 |
電池規格 | NP FZ-100 | NP FZ-100 | LP-E6N (與 5D4 相同) | EN-EL-15b (EN-EL15系列可共用, 但續航減弱) | EN-EL-15b (EN-EL15系列可共用, 但續航減弱) |
連接埠 | BT 4.1 MULTI(USB 2) USB 3.1 內建無線傳輸 閃燈同步接孔 HDMI 耳機 麥克風 | BT 4.1 MULTI(USB 2) USB 3.1 內建無線傳輸 閃燈同步接孔 HDMI 耳機 麥克風 | BT 4.1 USB 3.1 內建無線傳輸 閃燈同步接孔 HDMI 耳機 麥克風 | BT 4.1 USB 3.1 內建無線傳輸 閃燈同步接孔 HDMI 耳機 麥克風 | BT 4.1 USB 3.1 內建無線傳輸 閃燈同步接孔 HDMI 耳機 麥克風 |
GPS | 無 | 無 | 無 | 無 | 無 |
機身尺寸 | 127 x 96 x 74 | 127 x 96 x 74 | 136 x 98 x 84 | 13.4x 10 x 6.8cm | 13.4x 10 x 6.8cm |
機身重量 (含電池記憶卡) | 657g | 650 g | 660g | 675g | 675g |
機頂螢幕 | 有 | 有 | 有 | ||
美金定價 | $3199 | $1999 | $2299 | $3399 | $1995 |
KIT 組美金定價 | $2199 | $3399 | $3999 | $2599 | |
KIT 組鏡頭 | SEL 28-70 F3.5-5.6 ($499) | RF 24-105 F4L IS ($1099) | 24-70mm f/4 S ($1078) | 24-70mm f/4 S | |
台灣官方定價 | NT$ 99980 → NT$ 84980 | NT$ 59800 | NT$ 67000 | NT$ 105980 | |
台灣 KIT 組定價 | NT$ 64980 | NT$ 99300 | NT$ 123980 / 128980 (+FTZ) | ||
上市日期 | 2017 / 10 月 | 2018 / 2 月 | 預計 2018 / 10月上市 | 預計 2018 / 9月底上市 | 預計 2018 / 11月上市 |
官方規格頁面 | ILCE-7RM3 | ILCE-7M3 | Nikon Z7 | Nikon Z6 | |
評測文章 | [Mobile01] 搶鮮測試!Sony A7R III大量實拍與外觀介紹! | [T客邦] 動態追焦連拍實戰:Sony A7 III 評測 | [Mobile01]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 ||
附註 | 鏡頭售價: - RF 24-105mm F4 L IS USM:32,300 元 - RF 50mm F1.2 L USM:69,300 元 - EF-EOS R 轉接環:3,900 元 - 內建控制環的 EF-EOS R 轉接環:6,900 元 | 鏡頭售價: 50mm S:18900 元 35mm S:26900 元 24-70 S:32000 元 FTZ 轉接環:7900 元 |
註 1:表格係屬本網站整理所有,歡迎分享本文章但請勿盜表,資訊僅提供參考、以原廠資訊為主,有錯誤歡迎留言指正 🙂
註 2:
– Z6 連拍在 12 fps 時無自動曝光追焦,且降為12-bit RAW
– Z7 連拍在 9 fps 時無自動曝光追焦,且降為12-bit RAW
– EOS R AF-S 單張自動對焦下能 8 fps,伺服自動對焦僅剩 5 fps
Canon EOS R 對焦點多達 5655 個
Canon EOS R 採用新推出的 RF 環,配合全新一系列的 RF 鏡頭,預購還送轉接還讓你可以透過轉接還使用 C 家原本的 EF 鏡頭。採用 30.3 MP 像素的 CMOS,感光度、 ISO 100 ~ 40000(可擴充至 50-102400),自動對焦點甚至多達 5655 個(不過實際可操作不多,這邊真的要看實機測試及應用情況才准),強調對焦性能大反 Canon 往常之道啊!。4K 錄影也表現不凡,bitrate 硬聲聲是別家的 4 倍。不過,具國外網站表示 4K 錄影是閹割版本,電影工作者欲考量這台的話需要等實機出來多留意這方面的訊息。
Canon EOS RF 鏡頭群(目前公開)
而跟著機身發表 Canon 也發表最基本的 RF 鏡頭群,RF 28-70mm f/2L 的規格真的很暴力,不過看重量有點可怕的達到了快 1.5 KG?(跟一般使用者追求無反的輕便用途本末倒置..)
– RF 50mm f/1.2L USM(10月9日)
– RF 24-105mm f/4L IS USM(10月9日)
– RF 28-70mm f/2L USM (12月)
– RF 35mm f/1.8 Macro IS STM (12月)
ps. 目前擁有 EOS 鏡頭的用戶,只需使用 EF-EOS R 鏡頭轉接環,即可在 EOS R 兼容使用。
Nikon Z7/Z6 機身內建五級防震,畫質及 ISO 表現不可小覷
Nikon 也同步發佈了兩款全片幅無反光鏡相機 Nikon Z7、Z6,採用全新開發的 Z 接環系統(接環超大)。當中 Z7 以高解像為主打,搭載 4,570 萬像素 CMOS 感光元件,標準感光度 ISO 64 至 25600(可擴展至 32-102400),提供最高 9fps 連拍、對焦點為 493 點,並搭載機身內置 VR 防震系統。
NIKKOR Z 接環鏡頭(目前公開)
相比 Canon 的 28-70mm f/2L,Nikon 的 Kit 鏡就沒那麼有優勢,不過 Nikon 也改版了經典名鏡夜之后(Nikkor AI/AIS 58mm/f1.2 Noct),加上 Z6 機身強調的高 ISO,與 A7M3 這次驚人的 ISO 純淨度相比想必是非常吸引人的大戰。
– NIKKOR Z 24-70mm f/4S
– NIKKOR Z 35mm f/1.8S
– NIKKOR Z 50.mm f/1.8S
– NIKKOR Z 58mm f/0.95S
各家有各家的特色
細心的人應該會注意到 C 與 N 的無反均比 Sony 的 A7 系列大(大概多了一個手指的大小,也稍重。但優勢是比起 A7 系列一直被詬病的握感不足,握感更加紮實,加上 C 與 N 都採用更大口徑的鏡頭系統(FE mount 為 44.5mm,Canon:54mm、Nikon:55mm)。Canon 這次反其道而行強調了 EOS R 的超多的對焦點,暗部對焦可在 -6 EV 下操作(一般是 -3 EV)、比起 Nikon 冷門又貴的 XQD、採用了一般的 UHS-II SD(Sony 雙卡槽在一旁冷笑)頗具競爭力。而 Z6 在 ISO 感光度上的表現,連拍設計也著實令人期待。
Nikon 跟隨著 Sony 的腳步將其產品區分為高畫素及低畫素高 ISO 兩種,而 Canon 算是介於兩者之間,強調對焦性能,並將上表的一些重點整理如下:
1. ISO:Sony A7M3 與 Nikon Z6 的低畫素 ISO 之王之爭非常有看頭
2. 對焦:在 EOS R 出來前最多對焦點的機種是 A7M3 的 693 個,Canon 以 10 倍的 5655 個對焦點攔殺而出,實際性能真的要看到時候實機評測為準
3. 連拍:Z6的連拍速度最高,為12 FPS
4. 在暗部上,Canon 有 -6 EV,其次是 Z6 的 -4EV 表現
5. 4K 部分 Canon 的影像流量(bitrate)480M 最高,但傳聞是閹割版本?
6. A7M3 及 Sony 機種在所有機種中最輕(650g)
7. 承上點,C家及N家握感更佳
8. 防手震:C 家防手震系統是做在鏡頭上,相比 S 與 N 的機身五軸稍顯弱勢
9. 電池續航部分 A7M3 的 710 張遠甩其他家的 300 多張
10. Sony 的機種有雙卡槽可備份(UHS-II SD + UHS-I SD)
Canon 與 Nikon 會對 SONY 造成威脅嗎?攝影玩家是否會買單
Sony 在 A7 系列第三代改版的電池續航(整整是他廠兩倍以上的續航)、高畫素感光元件的原生最高 ISO 硬是比 Nikon 高上一級(S:51200、N:25600);記憶卡對專業使用者的友善及完整度(雙槽 SD 支援備份)),種種這些優勢加上 A7R3 剛大降價一波(NT$ 99980 → NT$ 84980),Canon 和 Nikon 要加入這個戰場想必要端出一個令買家非常買單的黑科技才有搞頭。不過我覺得這也是好事,有了 C 和 N 加入的競爭,加上其兩家傳統單眼大廠對於光學上的經驗,想必一兩年後一定更為精彩,Sony 也不會整天擠牙膏!
鏡頭陣容同樣是考慮因素
而價格部分及鏡頭群也是另一個重要考量,就單機身售價比較,Sony 佔有小優勢,雖然 Canon 一入這場子就推出了噁心的 28-70mm f/2L 規格,但其他用途上的鏡頭群還是以 FE mount 下一整票的鏡頭群完整度較高(畢竟經營了三年以上了)。當然機種上市,各家評測大亂鬥出來,玩家自身試用並選擇適合的機種才是最重要的!
▼ 此外,這則新聞也是很有趣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