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QNAP TVS-472XT 精巧、卻不平凡,最強規格家用 NAS(上)

▼ 我上一台 QNAP NAS 很久遠了:269H,雖說是 Intel CPU,但 2 Bay 容量不太夠用,省電版的 Intel ATOM 更別提開 VM 了,加上 QTS 也在久遠的版本,便有升級的打算

這次很高興有機會和 QNAP 合作,體驗他們在 2019 年初最新發表的次世代 NAS 系列 TVS-x72XT(第一個x是指 Bay 數,如我手邊的 472XT 就是 4 Bay,同系列有 8、6、4 Bay 依照不同使用需求去採購)
XT_001

▼ TVS-472XT 外盒標示的規格超猛,內建了比一般家用電腦主機更厲害的一堆規格:採用 Intel® Pentium® 黃金級 G5400 處理器、最大可擴充 32 GB 記憶體、第三代 Thunderbolt 3 (40 Gbps)、傳輸速度神快的 10GbE 網路、雙 M.2 SSD 插槽(支援 PCIe 規格!)
XT_003

▼ 而 QNAP TVS-x72XT 系列其實依照 Bay 數分成三台,分別為 872、672、472,但在周邊擴充規格上都一樣強大
x72_001

▼ 比較不同的是最高級的 TVS-872XT 竟然用到了 6核心 Intel® Core™ i5-8400T 一般 AIO 主機採用的桌面級 CPU,用料超級高級(當然價格也比較昂貴)。另一點是 672XT 和 872 XT 隨附 8GB 和 16GB 記憶體,比起 472XT 比較尷尬的 4GB 好用很多(當然都是可以自己升級的)。

比較網頁看這邊:https://www.qnap.com/zh-tw/product/compare?products=tvs-472xt,tvs-672xt,tvs-872xt&ref=product_overview
x72_005

文章段落

1. 外觀
2. 背後連接埠
3. 內部插槽
4. 可擴充介面
5. 硬碟安裝 Ironwolf NAS 首選硬碟
6. QTS 4.4,進步再昇華的 NAS 系統
[硬碟工具-1,分析] Seagate IronWolf 健康管理 IHM(IronWolf Health Management)
[硬碟工具-2,分析] SSD 好幫手,SSD Profiling Tool 預留空間分析工具
[硬碟工具 -3] Qtier 儲存池,如 macOS Fusion Drive 智慧
[額外功能] QTS 時光機、再也不怕勒索病毒 – 快照功能

1. 外觀

▼ 取出我們的機器本體,登場的就是這次 QNAP 推出超強規格的 TVS-472XT 主機,不過 x72 系列都是統一印製貼紙嗎XD
XT_004

▼ 貼紙也顯示出 TVS-x72XT 系列最大的三個特色:內建 10GbE 網路、2 個 PCIe NVMe 超神速 SSD 擴充槽,雙 Thunderbolt 3 連接孔!並且採用第八代 Intel 處理器(2018 年推出)
XT_007

▼ 正面下側有獨立電源按鈕,以及一個 USB 3.1 Gen2 Type-A 5V/1A 10Gbps 快捷複製整合插槽按鈕,方便一些 USB 隨身碟快速複製檔案使用
XT_005

▼ 右側面的開孔是提供給主機板與 CPU 的散熱用
XT_008

▼ 背部外觀上比較可惜是一般機殼灰色,如果整體統一調性黑化的話精緻度會提高很多!
XT_009

▼ TVS-x72XT 的包裝配件盒內也附了電源線、簡易說明書、2.5″ 硬碟專用螺絲(硬碟架快拆僅支援 3.5″),兩條 1GbE 網路線及一條 CAT 6 10GbE 網路線(藍色),如果需以 Thunderbolt 3 模式連接需要自備 Thunderbolt 3 傳輸線,或者可以購買超佛心的 Thunderbolt 3 對 10GbE 網路轉換器: QNA-T310G1T 也有附贈一條

XT_034

2. 背後連接埠

官方規格網頁:https://www.qnap.com/zh-tw/product/tvs-472xt/specs/hardware

PCIe 擴充槽:
插槽 1:PCIe Gen3 x16 (CPU),預載 Thunderbolt 3 介面卡
插槽 2:PCIe Gen3 x4 (PCH)

USB
1 個 Type-A USB 3.0 5V/1A 5Gbps
2 個 Type-C USB 3.1 Gen2 5V/3A 10Gbps
2 個 Type-A USB 3.1 Gen2 5V/1A 10Gbps

網路
1 個 10GBASE-T (10G/5G/2.5G/1G/100M)
2 個 1GbE RJ45 網路孔

其他連接埠
HDMI 2.0 (最高 4K 3840 x 2160 @ 60Hz)
Thunderbolt 3.0 40 Gbps x 2埠
2 個 M.2 2280 PCIe Gen3 x2 插槽

▼ TVS-472XT 的最大特色就是他帶有兩個可擴充的 Thunderbolt 3 插槽(單一 40 Gbps 頻寬),Reset 按鈕則是做在這神秘的小地方(雙槽之間)
XT_010

▼ 透過 Thunderbolt 3 擴充孔內側可以發現 TVS-472XT 的內部 PCIe 槽(共有兩槽,PCIe Gen3 x16、與 PCIe Gen3 x4)其中一槽預載一張 Thunderbolt 3 TBT3-40G2P 介面卡,也是 TVS-472XT Thunderbolt 3 的插槽來源
XT_018

TBT3-40G2P 的主控晶片是採用 Intel Thunderbolt 3 第二世代 Alpine Ridge-DP 的 DSL6540 晶片,支援雙 40 Gbps 頻寬(非 SP 閹割版!與 MacBook Pro 2016 相同)最高可以推動兩台 4K 螢幕
ADDON_007

▼ 背面連接埠也超級豐富,對於家庭影音使用者來說提供了 HDMI 2.0 能驅動 4K @ 60 fps 的顯示輸出孔(但這台應該客群是個人工作室 or 中小企業才對? 😆)

USB 部分足足有 4 (後) + 1 (前) 個,也支援兩孔最新的 Type C 連接,有如 Sony a7R3、GoPro 5 系列後都可以直接以 C 對 C 相連(僅供 5V/3A 15W,是無法幫 MacBook Pro 充電的 😂 )

RJ45 網路孔則是 2+1:提供雙孔 1GbE 可以當作備援使用,當然上面的則是整合在機身內的 10 GbE 網路孔
XT_011

▼ TVS-x72XT 系列的電源供應是直接做在機身內,所以你可以很方便的直接拿一般 品字 電腦電源線來接上,不需要外掛一顆笨重的變壓器,收線也簡單!
XT_012

▼ 拆開外殼來看,TVS-x72XT 系列是採用供電品質讚讚的台達電子電源供應器,最高可以支援 240W 的輸出(不過不夠外接顯卡使用就是了,這個伏筆我們會於下一篇中介紹)
XT_017

3. 內部插槽

散熱處理

▼ 拆開 TVS-x72XT 的外殼最讓我驚訝的是 QNAP 對這台機器散熱的設計。電供帶有獨立的風扇外,主機殼也有個 12 cm 大風扇助於硬碟排熱,加上導熱好的金屬架構,在散熱上想必沒什麼問題。而最容易過熱的主板、NVMe 及 CPU 各自帶有獨立風扇與超大散熱鰭片有效減少發熱量
XT_015

4. 可擴充介面

擴充 1 – 雙槽 M.2 NVMe SSD 插槽(Kingston A1000 NVMe SSD)

▼ 一般有支援 PCIe 擴充槽的 NAS 大多可以支援,但較低規的 NAS 機種可能僅支援 M.2 SATA,這裡的 M.2 是指介面插槽、SATA 是傳輸協定(6 Gbps)

而尊絕不凡的 TVS-x72XT 當然支援最快的 PCIe Gen 3 x4 協定(高達 32 Gbps 的頻寬),更可以將 NVMe SSD 作為快取、儲存池甚至最新的 Qtier 功能使用

不過 NVMe 的插槽設計在硬碟槽後側主機板上,安裝空間比較狹隘,你需要先將 M.2 Key 端插上

插入 SSD 之後,再將尾端的塑膠固定鈕插入固定口讓 NVMe SSD 不會彈起即安裝完成,算蠻方便的
XT_031

▼ 這次開箱搭配 TVS-x72XT 使用的 NVMe SSD 是選擇 Kingston A1000 SSD,一直以來記憶體都選擇使用 Kingston 的原因就是相容性穩定度高,而不僅可以相容於 QNAP NAS 上,512K Block 的規格對於 macOS 也相容喔!我使用的是 480GB 的容量版本,顆粒採用 Kingston 自家 3D NAND TLC Flash 顆粒,與 4 通道 Phison E8 控制器
XT_014

▼ M.2 Key 則是 NVMe PCIe Gen3.0 x2 的規格,讀寫速度可達 1500、900MB/s。因為採用 TOSHIBA 第三代 BiCS 3D NAND 技術,所以僅單面帶有顆粒,散熱也較好。顆粒規格為 64層3D TLC NAND,單顆容量是120G
XT_014

可擴充 2 – 記憶體安裝

▼ TVS-X72XT 系列的記憶體更換位置位於硬碟槽內的右側,你需要先將 4 Bay 的硬碟抽槽都移除才能更換記憶體。共有雙槽可以安裝兩片 SODIMM DDR4,最大支援 2 x 16G(不過應該是沒雙通道)
XT_023

▼ TVS-472XT 的預設記憶體是提供兩片各 2 GB 的 APACER DDR4 2400 A2GF7 的記憶體(右),4GB 對於 VM 等可能不太夠用
後來以 Kingston CBD26D4S9D8ME 系列( OEM 規格)測試也完整相容!
XT_025

可擴充 3 – PCIe 介面

▼ 剛剛提到 Thunderbolt 3 其實是張擴充介面卡,預設接於 472XT 裡的 PCIe 插槽上,而 x72XT 最強大的就是他提供了兩槽 PCIe 插槽可以讓我自由擴充
XT_026

▼ TVS-x72XT 系列三台機種均提供了兩埠 PCIe 擴充槽,分別為 x16 通道與 x4 通道,硬體設計上 PCIe Gen3 x16 (CPU 直連) 的效能會較佳,但如果考慮到擴充性想同時接兩張卡,也可以將 Thunderbolt 3 的移到 PCIe Gen3 x4 (連接 PCH) 上,雖然 x72XT 已經提供了內建 10GbE 網路孔,不過有多 10GbE 需求的使用者想搭建更快網路更可以自己購買額外支援的網卡,如我之前開箱過的 QXG-10G1T10 (參考)網卡來使用,而 PCIe Gen3 x16 更可以外接顯卡呢!
XT_029

5. 硬碟安裝 Ironwolf NAS 首選硬碟

▼ 自從 Seagate 推出 Ironwolf 系列的各種特色,加上每年看硬碟統計報告出來的數據,我就習慣選擇 Ironwolf 當作我 NAS 及陣列使用的儲存裝置,Ironwolf 不僅搭載 RV感應器雙平衡馬達 讓多顆硬碟在同一使用環境時可以不互相干擾,並補償減少震動影響硬碟讀取頭損壞風險
DS1618Plus_111

▼ 另外就是 Ironwolf 最近推出的 IHM 實時監控機制(於後段 QTS 系統中介紹)與 Rescue 售後資料救援服務,想不到什麼理由不選這麼全面的硬碟了 🤣
在硬碟的挑選上,推薦我之前整理的一些基礎硬碟、RAID 等知識文章:
[知識/開箱] 如何挑選適合的 NAS 硬碟及 RAID 種類,硬碟科普與 RAID 架構大比較
XT_032

▼ TVS-x72XT 系列的硬碟快取槽設計蠻特殊方便的,不僅考慮到 NAS 硬碟使用中防誤開的設計,也將其設計成一體整合型不需要額外鑰匙之類的(容易搞丟)
XT_020

▼ 而快取硬碟匣則是塑料為主體,散熱表現較普通但是很方便,側邊開雙孔則是對應到 3.5 硬碟的螺絲孔,並以塑膠條固定,算是很方便可以快速抽換,也完全不需要工具
XT_021

▼ 看到機殼內側可以看見直接相連的 4 Bay 硬碟陣列板,外側主結構都為純金屬構成,左側也有個大開孔直接對應到機殼增加散熱,目前使用到現在 Ironwolf 系列都可以穩定的在低溫 32 ℃ 左右,提供硬碟一個很好穩定的運作環境
XT_022

▼ 因此我們也將 Ironwolf 硬碟安裝好放入 TVS-x72XT 內,開啟電源,硬體步驟算是初步安裝完成!
XT_033

6. QTS 4.4,進步再昇華的 NAS 系統

儲存空間 – 儲存與快照總管

▼ 現在 NAS 大廠都將初始安裝設定做的無敵簡單,因為試過太多次也不知道有什麼好提的 XD,甚至 QNAP 還有專屬教學網頁,可以透過三種(雲端、Qfinder、Local)安裝設定,超級簡單就略過介紹
參考官方教學:https://start.qnap.com/cht/

當然設定完成後最重要的是建立與管理儲存空間(設定步驟中會自動完成,不過也可以自己手動操作)我們可以開啟「儲存與快照總管」面板操作
QTS_001

▼ 「儲存與快照總管」對於剛接觸的人來說功能太多太過詳細了,不容易上手,但其實可以按照你想要的功能去對應區域尋找即可。我整理了一下大概有這麼多!!
QNAP_FileSystem-2

開啟儲存空間與快照總面板會顯示你 NAS 主機所有安裝的硬碟或 SSD 狀態,例如 472XT 有 4 Bay 硬碟、2 槽 M.2 SSD 就對應在上面的圖示,圖示均可以點擊操作,非常直覺(圖示也分別各有代表的意義)
點擊到對應硬碟下方也會實時顯示各項硬碟基本資訊
QTS_002

▼ 我們可以打開各個硬碟的「磁碟健康狀況(藍色)」選項,例如說我選個 M.2 NVMe SSD,NVMe SSD 最普遍令人詬病的問題就是長久使用升溫降速,但實際將 Kingston A1000 安裝於 TVS-472XT 中使用溫度僅 38 度(一般 60 以上),有點意外,可見散熱真的設計的很好,不過 SSD 並不支援異常磁區的偵測
QTS_003

▼ 當然一般使用者最常透過這功能查看 SMART 資訊,即「自我監測、分析及報告技術」,主要運用於一般環境中監控硬碟的狀態,NAS 中均會內建並過 S.M.A.R.T 來監控硬碟的狀態,待錯誤發生時通知使用者避免資料遺失。但,錯誤發生時,如硬碟壞軌,通常已經有點來不及挽回了
QTS_005

[硬碟工具-1,分析] Seagate IronWolf 健康管理 IHM(IronWolf Health Management)

▼ 對於有操作過 S.M.A.R.T 的經驗的人應該會有經驗往往都是硬碟壞了,S.M.A.R.T 才出現警告;例如從 S.M.A.R.T C5 項目來查看壞軌數量。

但如果你的 NAS 硬碟是選用如我們開箱用的 Seagate Ironwolf 系列,在 QNAP QTS 4.3.5 系統之後,便可以在 QTS 中啟用 IHM 功能

▼ IHM 最大的不同就是監控硬碟參數結合 Seagate 特別針對 Ironwolf 硬碟的製作與調校的經驗去進行趨勢分析,結合大數據(?)的數據分析概念去增加預期性的狀態資料來避免硬碟事先損壞
QTS_101

▼ 更可以打開「統計」選單,可以看見各顆硬碟的每日累計寫入量,對於估計用量和穩定度來說非常有幫助,不過如果有連續性的溫度狀況資料會更有幫助(記得排程測試,不然不會記錄這些資料)
QTS_102

[硬碟工具-2,分析] SSD 好幫手,SSD Profiling Tool 預留空間分析工具

▼ 雖然說 SSD 在以前是錢太多才會升級的選項,不過在 2018 年末、2019 的這段時間, 因為 TLC 堆疊技術,1TB 的 SSD 降到三千多塊台幣可以搞定讓人非常心動,不過歸根究底,SSD 還是寸土寸金,加上 SSD 的剩餘可用空間會直接影響存取速度。 QTS 4.3.5 後就加入了一套 SSD 分析工具套件(SSD Profiling Tool),讓 NAS 使用者可以透過這個套件測試瞭解 SSD 該預留多少空間,並且一切都是自動化進行。
QTS_006

▼ SSD 長期使用會有個寫入放大的問題,例如其中一個原因是 SSD 主構造 NAND Flash 在物理設計上是以 4K (1 Page) 為單位寫入,但抹除只能以 1 Block (64 pages) 為單位,所以如果有一個單位 block (64 pages 上已有 32 個 page 資料,另有 32 個 page 要抹除執行),就需要先把 32 pages 有效數據先搬移到新的空 block 中,再進行抹除再搬回,因此來回就多了一次寫入的步驟了,也就是寫入放大的次數,而磁盤空間減少也會間接影響寫入放大的問題,導致 SSD 壽命降低
推薦閱讀:如何理解SSD的写放大?
QTS_008

▼ 雖然 SSD 都會有 OP 超額配置(over-provisioning)預留空間(以成本上考量最少單位,500 GB 的 SSD 僅有 5%,25 GB 的 OP 空間),但如果將 SSD 整個用滿,連 OP 空間都滿了就會造成效能降低,重則影響壽命。因此,預留額外的空間
QTS_009

▼ 但或許每間廠商 SSD 的設定和優化不同,QTS 中也提供了 SSD Profiling Tool 來分析你的 SSD 需要多少空間,不過測試時間有點長就是了
QTS_010

▼ 當然在儲存空間 → 儲存空間/快照 -> 新增儲存池 去以一個閒置的 SSD 新增時,也能調整你要對這顆 SSD 預留的空間,一切都透過 QTS 系統自動化設定,超級方便,不再需要自己去緊張留意剩餘空間大小
QTS_017

▼ 不過 QTS 的儲存空間功能真的太強大,我摸索很久才搞懂他的規則與邏輯,稍微整理一下各種功能與一般我們會接觸到的 FileStation 資料夾間的關係給大家參考

比較重點的概念就是 Level 0 硬碟 >> Level 1 儲存池 >> Level 2 磁碟區 >> Level 3 共享資料夾 的這個層級概念(用編號比較清楚)
QNAP_FileSystem-2

[硬碟工具 -3] Qtier 儲存池,如 macOS Fusion Drive 智慧

▼ 當然 NAS 中安裝 SSD 不僅當作主要儲存池使用,更可以整合傳統硬碟來做(如上圖),在 macOS 上就是 Fusion Drive 的概念(https://support.apple.com/zh-tw/HT202574),結合了快閃儲存裝置 SSD 的速度效能與傳統硬碟的大容量特色。
QTS_013

▼ 在建立 Level 1 儲存池可以直接開啟 Qtier 自動分層儲存功能
QTS_014

▼ 需求就是需要一顆 SSD 與一顆 SATA 硬碟,SSD 不限制是透過 SATA 還是 NVMe 連接,均可通用。但傳統硬碟 SATA 部分不能選擇 NVMe 或 SATA SSD。
QTS_015

▼ 很簡單輕鬆的就可以設定完成,未來儲存都交由 Qtier 系統去做判斷
QTS_018

▼ 便可以透過這個建立好的 Qtier 儲存池上建立新的磁碟區(可多個)
QTS_020

▼ 對於這個 Level 2 磁碟區如我們剛剛總圖所說,額外也可以用另一顆閒置 SSD 開啟 SSD 快取 功能
QTS_022

▼ 從總面板的「快取加速」這裡開
QTS_041

▼ 但是 Qtier 有個完成後需要注意的小步驟。建立 Qtier 儲存池後,要記得從總面板上的 Qtier 選項的管理中調整自動分層排程功能
QTS_025

▼ 使用者可以透過排程功能避開一下上班運作時段等等,預設是自動去分析並決定何時適合分層
QTS_027
QTS_029

▼ 一切完成(儲存池、磁碟區)後,開啟 FileStation 在你剛剛創立的磁碟區(DataVol2)上新增共用資料夾,就可以正常操作了~
QTS_030

▼ 更可以對每個共享資料夾設定是否要用 Qtier 自動分層,並檢視該資料夾的 SSD 儲存空間用量,超級方便
QTS_038

[額外功能] QTS 時光機、再也不怕勒索病毒 – 快照功能

▼ 選擇 QNAP 機種的另一大理由就是超完整的快照功能支援,有如我自己電腦上 Parallels Desktop 虛擬機也超常用快照,QTS 的快照功能是整合在「儲存與快照總管」中,可以對各個 Level 1 儲存池開啟管理
QTS_033

▼ 開啟快照管理員後,可以立即擷取快照,或者排程自動間格多久快照一次(不過就是會很花容量就是了,但資料珍貴),每份快照可以選擇要保留多久
QTS_035

▼ 完成之後會以清單顯示在列表上
QTS_036

▼ 更強大的是可以如 macOS 的 Time Machine 一樣進入各份快照的時間點,去瀏覽各個資料夾甚至檔案,還原也可以針對檔案還原至不同的地點,自由度超高
QTS_037

▼ 甚至快照排程的備份任務還支援將快照備份至異地主機,對於公司而言,可以採購多台主機來以防不測
QTS_046

QTS-x72XT 系列真的是目前用過最強的 NAS,功能擴充面如開箱所示強到爆炸,QTS 4.3.5 後對 SSD 也推出了許多好用的工具,光是快照和 Qtier 分層功能就很值得升級。但 QTS 不僅僅是這樣,更多奇葩的功能敬請期待這系列的第二篇(外接顯卡)和第三篇(檔案傳輸、 10GbE與 Thunderbolt 3)

1 Comment

  1. 請問這一台NAS 上有兩個thunderbolt3,可不可以各接一台電腦分享? 謝謝你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