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Marshall Multi-Room – 經典復古卻強大的家用旗艦音響 Acton / Stanmore


從有個人空間之後一直都在物色一個好喇叭。 主要想在臥室及書房各放一個喇叭,當然最基本的 AirPlay 是最為必須的(我使用 iOS / macOS / Apple TV 整套 Apple 生態系系統,因此對我來說無線串流方式超重要) 另外的需求是因為音樂庫主要為 iTunes 個人音樂庫(走 AirPlay)及 Spotify(可走藍芽、Wi-Fi、Spotify Connect),但我個人不太喜歡藍芽連接,因為音質上的限制與連接性的不方便,因此在喇叭的選擇上就受限許多 在物色喇叭間也好幾次去了三創 5F (G?) 好幾趟試聽各廠牌的家用旗艦喇叭(不過沒錢玩到家庭劇院那種等級),之後巧然在朋友家中看到了他使用 Marshall 舊款 STANMORE 搭配黑膠,便被他的音質、經典的復古外型燒到~

[測試/開箱] iPhone 快充實用嗎?真實測試大亂鬥 – OneMore USB-C PD 快充開箱


Android 陣營一直以來搭配高通的 CPU 有著 QC 2.0、QC 3.0 的快充優勢。在以前,iPhone 等 iDevice 都要用慢慢的 USB-A 5W 的效率浪費人生在充電這件事上。但自從 iPhone 8 之後的機種,支援了以 USB Power Devilery 充電協定來快充了!但要什麼條件才可以使用呢?(有些人甚至不知道 iPhone 已經支援快充了!) 首先,你要先購買這些周邊配件: Apple 30W USB-C 電源轉接器 NT$ 1,490 Apple USB-C 充電連接線 (2 公尺) NT$ 590 Apple 18W USB-C 電源轉接器 (2 公尺) NT$ 990 參考官方說明:為 iPhone 快速充電

[開箱] Incase Reform 系列,好設計不簡單 – 最強保護筆電包、相機包開箱


一個攝影玩家絕對擁有不止一個相機包,甚至一般辦公用途及外出的電腦包都會買不只一個 在攝影相機包的挑選上我也是苦惱多年 😅,從一機 1 鏡(隨身用)到一機 3 鏡(長期旅行用),甚至手養開始走雙機流(a7R3 + XT 系列)等等,隨著機身與配件越來越多,就會想要根據不同應用情境買不同用途的包。 這次有機會可以借到一直以來設計了許多不錯 Apple 周邊的包包品牌 – Incase 的 Reform 系列包包來開箱體驗看看!

[周邊] Mac 螢幕掉膜的救星!擺脫螢幕召修計畫之 Radtech ScreenSavrz 螢幕鍵盤布開箱


教主死的早。 MacBook Pro Retina 吸引人的一大特色就是其 Retina 螢幕,但螢幕的維護就是一件很麻煩的事。 ▼ 因為這個設計問題,Apple 也針對 2013~2015 的 MBPR 推出低調的召修計畫,甚至 2016~2017 的新款 MBPR 還是有因為機身太薄的設計鍵盤過於貼近螢幕導致闔上後會掉膜的案例,我自己是 MBPR 2015 15″ 沒事、MacBook 2015 掉膜、MBPR 2016 掉膜,身旁也許多朋友(如 MBPR 2015 13″ 等 都有掉膜情況)(詳情可以參考:MacBook Pro Retina 2016 15″ 六修記錄) ▲ Source:Macrumor

[Thunderbolt 3 擴充計畫][第2彈] 10GbE 網路 (上) – Mac 上 10GbE 的擴充選擇


為了讓大家了解 Apple 及 Intel 推行的最新擴充連接埠 – Thunderbolt 3 ,使讀者能進一步了解 Thunderbolt 3 可以擴充的方式,及其多元的周邊,因此產生了這系列的文章與這個主題 此篇文章是接續 [Thunderbolt 3 擴充計畫],這次第二彈我們要來談 10 GbE 網路的擴充及應用。本篇文章包含介紹兩張不錯的網卡選擇:Intel x540、QNAP QXG-10G1T AQC107 晶片,及一台電競級 10GbE 交換器開箱。此外,如果還未了解第一集 NVMe SSD 的人,歡迎前往以下連結閱讀喔! [第1彈] MBPR 內建 SSD 不夠的後悔藥,以 Plextor M9Pe NVME SSD 擴充又快又大的空間 [第2彈] 10GbE 網路 (上) – Mac 上 10GbE 的擴充選擇 [第2彈] 10GbE 網路 (...

[HomeKit][教學] 智慧家庭不再貴鬆鬆,以 Synology NAS 架設 HomeBridge 服務串接非官方智慧家庭開關


大家好,我是 Gary,是個 iOS / 越獄 Tweak 開發者,和皮樂姐姐常常合作(沾個光?)。對於新奇的 3C 很有熱忱,因此常常搞出奇怪的測試實驗~ 在本篇教學中,我們會介紹一款原本不支援 HomeKit 的便宜親民智慧開關 TPLink HS200,並透過 Synology Intel CPU 機種特色 – Docker 虛擬化技術來無痛搭建 HomeBridge,串接一般智慧開關至 iOS 使用,是個便宜方便的好選擇。

[Thunderbolt 3 擴充計畫][第1彈] MBPR 內建 SSD 不夠的後悔藥,Plextor M9Pe NVME SSD 擴充又快又大的空間


最近 Apple 對問題非常多的 MacBook Pro Retina 2016 / 2017(詳見:[本站] MacBook Pro Retina 2016 15″ 鍵盤六修記錄)推出了 2018 更新款,電池不僅更大更持久,在 CPU (Core i9!)及 RAM 的大升級也令人非常有衝動去購買,當然最厲害的是,Apple 在這次 MBPR 的客制選項中推出了配置 4TB SSD 的選項,價格也直接飆破 10 萬台幣。

[知識] iOS 中一些重要路徑


因為自己 iPhone 從上次備份還原後,iCloud 設定頁面登出按了就是沒反應,加上一堆系統不乾淨造成的神秘 bug,在這次重置 iPhone 時,透過提取 iTunes 備份檔手動還原各種 App (含系統層級的 App) 至 iPhone 上,也順便寫了這篇記錄一下 iOS 中常用到的路徑 那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因為這些檔案往往是僅能透過 iTunes 備份而 iCloud 不備份的紀錄,如果今天你的 iTunes 前次備份很髒亂,就會想這樣手動還原了。 而通常可以如此方式瀏覽 iPhone 根目錄及各個系統層檔案夾往往是透過 Apple File Conduit 2、SSH、iFile、Filza 或者 FilzaJailed,當然一切大前提下都是越獄後的成果。

M2 Cube – USB Type-C 充電轉接器開箱


Apple 自 2016 年推出新款 MacBook Pro Retina 之後便捨棄了一直以來的經典 – MagSafe 充電器,轉而改用 USB Type-C 充電孔以做統一連接埠的大業。但改用歸改用,捨棄了充電器上幾個經典設計真的會讓人覺得這與當年教主沒死的 Apple 差異頗大。